論魏晉時期詩歌綺麗的風格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從公元196年至公元589年約近四百年,是中國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北朝,這一時期的文學稱為魏晉南北朝文學,也有稱為中國中古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個承上啟下,走向繁榮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詩、賦、小說等體裁都出現(xiàn)了新的時代變化。詞采綺麗、詩風繁縟,而這些變化又是同這一時期的時代特點、詩人的創(chuàng)作作品密切相關。本文先從魏晉時期的社會層面探究詩風變化的原因,之后介紹以陸機、潘岳為代表的太康詩風最后總結綺麗風格的特征。
《二十四詩品》是唐代詩人司空圖創(chuàng)作的一部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他在這二十四首詩形象地概括和描繪出各種詩歌風格的特點,例如將“綺麗”作為一種詩歌藝術風格類型予以詳細闡述,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濃盡必枯,淡者屢深”的美學境界與詩學觀點。“濃”是極盡雕飾之事,“淡”不是平平無奇而是淡而有味,愈淡愈需細品!緩垏鴳c.《二十四詩品》詩歌美學 [J].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作者將“淡”的概念引入“綺麗”中,看似違和實則卻正是“綺麗”一品整體內涵的精髓所在,“淡”不僅不與“綺麗”之風格相沖突,甚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劉勰也在《文心雕龍》中多有論及,《明詩》篇中說:“晉世群才,稍入輕綺。……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許多文人對“綺麗”都有很深的見解,而由陸機為代表的太康詩風則開啟了詩重綺麗的序幕。
一、詩重綺麗的原因
自建安時期始,詩人們便開始重視詩歌的文學特質,自覺追求一種語言精純、文采華茂的“清麗”風格,例如曹丕在《典論·論文》提出了“詩賦欲麗”的觀點。到了西晉時期就形成了太康詩風,它是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詩風形式主義日趨嚴重注重文學作品的華美,詩尚雕琢,文崇駢儷,詞采綺麗成為詩文的普遍特色。這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魏晉南北朝時期,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亂世”。這近四百年間,除了西晉短暫的統(tǒng)一外,一直處于分裂、動蕩之中,漢末動亂,代之而起的是三國鼎立。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王朝,晉武帝司馬炎代魏之后不久,天下重歸于一統(tǒng)。當時“民和俗靜,家給人足”(《晉書·武帝紀》),社會相對安定,經濟比三國紛爭時有較大發(fā)展。士人們重新燃起從政熱情,愿為新朝效力。士人群體的普遍心態(tài)是求實逐利,表現(xiàn)為愛財與奢侈;求名自適,表現(xiàn)為清談與縱欲。這種士人心態(tài)發(fā)之于詩,便是拋棄了建安詩歌的梗概多氣與正始詩歌的深邃哲思,轉而向結藻清英、流韻綺靡的形式技巧方面發(fā)展,形成了“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的太詩風。詩人多以才華自負,他們努力馳騁文思,以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故重視辭賦,文學風貌也呈現(xiàn)出或梗概多氣、或隱約曲折、或綺麗華靡的特點,這些都不能不說和特定的時代背景相關。但也由于時代的原因,潘、陸諸人不可能唱出建安詩歌的慷慨之音,也不會寫出阮籍那種寄托遙深的作品,他們的努力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擬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進步,并表現(xiàn)出繁縟的詩風。
二、繁縟詩風
在詩歌技巧方面,傅玄新溫婉麗,張華辭藻溫麗,陸機弘麗妍贍,潘岳辭藻絕麗,潘尼文采高麗。他們都進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了與漢魏古詩不同的藝術風貌:繁縟。“繁縟”,本指繁密而華茂,后用以比喻文采過人。分而言之,繁,指描寫繁復、詳盡,不避繁瑣。縟,指色彩華麗。與漢魏古詩相比,太康詩風“繁縟”的特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語言由樸素古直趨向華麗藻飾。陸機的《擬古詩》,可以為華麗藻飾的代表。與古詩《西北有高樓》相比較,這兩首詩內容相同,每兩句所描繪的具體情景相似,結構也一致。可是風格有樸素與華麗之別。二是描寫由簡單趨向繁復。比如古辭《猛虎行》只有短短四句,而陸機的擬作大大地豐富了原作的內容,文辭委婉曲折,且情、理結合自然,描寫景物細致而生動,擴充到二十句,可見其繁復。三句式有散行趨向駢偶。例如陸機的名作《赴洛道中作詩》二首,這兩首詩寫自己被召入洛時留戀家鄉(xiāng)之情和前途未卜的憂慮。除首尾之外,幾乎都是偶句。其駢偶化的程度不但為漢詩所未見,而且也大大超過了曹植、王粲的詩作。還有潘岳的《金谷集作詩》、《河陽縣作詩》二首、《在懷縣作詩》二首中也大量運用偶句。陸、潘諸人為了加強詩歌鋪陳排比的描寫功能,將辭賦的句式用于詩歌,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追求華辭麗藻、描寫繁復詳盡及大量運用排偶,是太康詩風“繁縟” 特征的主要表現(xiàn)。從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由質樸到華麗,由簡單到繁復,是必然的趨勢。“綺麗”作為一種明麗舒朗的藝術風格特征表現(xiàn)在各式各樣的詩歌類作品中,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流變。正如蕭統(tǒng)所說:“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文選序》)陸、潘發(fā)展了曹植“辭采華茂”的一面,對中國詩歌的發(fā)展是有貢獻的,對南朝山水詩的發(fā)展及聲律、對仗技巧的成熟,有促進的作用。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5-06 關注:
大學生新聞推薦
- 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如何更好愛國
-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領導核心,是興國強國之本。
- 大學生新聞 06-01
- 第九屆西藏大學生陽光體育夏令營結束
- 27日,由共青團西藏自治區(qū)委員會主辦、西藏青少年實踐教育基地承辦的“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
- 大學生新聞 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