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學習和發(fā)揚黨的精神,汲取老一輩黨員的榜樣力量,2023年7月23日,成都理工大學“星火螢然,滄海拾遺”暑期社會實踐隊于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鎮(zhèn)竹藝村開展慰問老黨員活動,團隊在竹藝村倪福賢書記的帶領下,拜訪了高精瑜、王群英等老黨員,憶崢嶸歲月,學老一輩黨員精神。

圖為老黨員、書記和團隊合影。通訊員彭彥博供圖
高奶奶今年76歲,光榮在黨50年,樸素實在,真誠熱情,瘦弱的身軀蘊含著大力量。從村委會到奶奶家,高奶奶熱情似火,步伐剛勁有力,仿佛看到了高奶奶年輕時為人民服務的干勁。
圖為團隊前往高奶奶住所。通訊員彭彥博供圖
高奶奶:黨員必須帶頭,群眾才會緊跟其后高奶奶回顧從前,她說“作為一名黨員,不虛假,干實事,才是真正為群眾服務!”高奶奶以身作則,面對黨組織的任務,她永遠沖在最前面,她說“因為我是一名黨員,我就能為黨組織付出生命”,永遠以群眾利益為先,能吃苦,有干勁。
圖為團隊于居委會處采訪老黨員。通訊員彭彥博供圖
現(xiàn)在高奶奶雖年事已高,但作為一名黨員,仍時刻謹記黨的宗旨,盡其所能發(fā)揮先鋒作用。她會教育往河里亂扔垃圾的小朋友,會隨手清掃公共區(qū)域的垃圾,十分注重村里衛(wèi)生環(huán)境,正是有高奶奶這樣的先鋒模范,村民們都很愛護環(huán)境。為傳承發(fā)揚竹藝村非遺文化,高奶奶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熱情接待來體驗、學習竹編竹藝的游客,給小朋友講解竹編文化等。同時,高奶奶平日里會經(jīng)常走訪各家,深入關心鄉(xiāng)民,腳踏實地做實事,真正做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高精瑜夫婦二人合影。通訊員彭彥博供圖
王奶奶:追苦長大,先苦后甜王奶奶今年77歲,1984年入黨,年輕時是一位小學教師,工作盡心盡職,后被返聘7年。王奶奶在基層工作28年,經(jīng)歷風雨,一生致力于做好事,幫助窮困鄉(xiāng)民渡過難關,通過送米、借錢、慰問等方式,關心群眾、深入群眾,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王奶奶說:“群眾代表為群眾發(fā)聲,對群眾給予信任,群眾才會信任你”。并且王奶奶的模范作用深深影響著兒女及身邊人,據(jù)王奶奶所言,其女兒也是一名人民教師,兒子也曾在汶川地震時積極做志愿者。同時,王奶奶教育年輕一代,做人心胸要寬闊,要懂得吃苦,酸甜苦辣,活過才算圓滿。新一代青年要珍惜幸福生活,感恩黨和國家,努力學習,為社會貢獻力量。
圖為團隊慰問老黨員。通訊員彭彥博供圖
經(jīng)過此次與老黨員們的交流學習,成都理工大學“星火螢然,滄海拾遺”暑期社會實踐隊成員紛紛表示,老黨員們對黨的赤誠之心深深打動了他們,在老黨員們身上看到了共產黨人一生為黨奉獻,一輩子為人民服務的堅守初心的力量。未來的重擔在青年身上,老黨員們的思想覺悟和言行舉止都謹示著新時代青年,要牢記初心使命,踔厲奮發(fā),勇?lián)鷷r代重任,在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圖為團隊和老黨員的合影。通訊員王羽昊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