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愛貧困留守兒童,宣揚黨史知識與傳統(tǒng)文化。7月2日,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
黨史(國學)小課堂校地共建實踐團集體乘車進入鄉(xiāng)下,到達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西槚柏村,實踐之初,他們?yōu)猷l(xiāng)親們帶來了一場傳統(tǒng)禮儀的展演。
曲阜師范大學坐落于孔孟之鄉(xiāng),又是一所師范學校,帶有著濃厚的尊師重道的底蘊,因而黨史(國學)小課堂校地共建實踐團將這種底蘊也融入到了他們的實踐中,在西槚柏村的展演中選擇演繹了體現(xiàn)“尊師重道”的束脩禮。 所謂束脩,不可寫作束修,束脩就是送給教師的報酬(脩:古時稱干肉),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被稱為“束脩”。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jīng)實行。唐代學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禮,并由國家明確規(guī)定,不過禮物的輕重,隨學校的性質(zhì)而有差別。教師在接受此項禮物時,還須奉行相當?shù)亩Y節(jié)。束脩的致送,表示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古代入學拜師時,學生送給先生的六種禮品。肉干、芹菜、龍眼干、蓮子、紅棗、紅豆等六種禮物。束脩六禮包括:肉干表示謝師恩,芹菜代表業(yè)精于勤,龍眼干代表啟竅生智,蓮子代表苦心教學,紅棗代表早日高中,紅豆代表宏圖大展。六者組合成的六禮束脩。
在展演未開始前,候場的實踐團的隊員們便被鄉(xiāng)親們熱情的包圍了,老人、孩子、婦女、男丁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們都有,他們好奇又興奮的打量著隊員們,看著隊員身著古裝的樣子熱烈討論著。隨著咸和之樂緩緩奏起,鄉(xiāng)親們逐漸安靜下來,實踐團的隊員身著漢服、頭戴儒冠,進行束脩禮展演。贊禮走向在舞臺中心向眾賓行禮。伴隨音樂與贊禮的指示,長者入席。贊禮唱:“請長者入席”,扮演長者的隊員隨從一位贊者帶托盤束脩六禮到舞臺中心,贊禮又曰“請長者向孔子像行正規(guī)揖禮”,“請長者向來賓行禮”。然后長者入座,接著弟子入席。贊禮唱:“請弟子入席”,弟子至舞臺中心,贊禮唱:“請弟子向先師孔子行禮,”弟子向孔子像行正規(guī)揖禮。后立一側(cè)。師者入席。贊禮唱:“請師者入席”,師者隨從一位贊者帶托盤回禮:龍眼干、芹菜和蔥。龍眼干象征開竅生智,芹菜寓意勤勞,蔥寓意聰明。至舞臺中心,“請師者上香”,“請師者在向孔子像行正規(guī)揖禮”入席------于孔子像右側(cè),觀眾側(cè)。之后的環(huán)節(jié)為拜師。弟子長者誦讀拜師貼后呈上拜師帖,長者將拜師貼遞交給師者,師者接過,行禮。接著進行到束脩禮,贊禮唱:“請弟子長者為師者敬上束脩之禮”。贊者隨長者到師者前,將束脩遞給長者。師者立,“請師者向長者行小禮”,接過束脩,“長者回禮”。師者遞給身邊贊者。師者回坐?鬃幼鳛槿f圣先師,拜孔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弟子向儒門先圣行大禮。后弟子正坐。“一叩首‘華夏文明,德牟天地’,二叩首‘先圣師道,功過古今’------三叩首‘格物致知修齊治和’----起!”最后環(huán)節(jié),拜師。弟子向師者行大禮,弟子自動轉(zhuǎn)向師者,走向師者前,自行成恭立。“一拜曰‘師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曰‘傳學授業(yè)教化解惑’,三拜曰‘感念’”。
禮儀在這里進入到了尾聲,在獨特的儒家氛圍中,隊員們心懷敬意,以彬彬古禮謝師恩、表敬意,展現(xiàn)出對知識的渴求和學生們尊師重道的情懷,鄉(xiāng)親們也被濃濃的禮儀氛圍所感染,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尊師精神,了解古代禮儀文化。實踐團在西槚柏村的禮儀展演成功舉辦,展演在鄉(xiāng)親們的掌聲中圓滿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