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是寧波財經(jīng)學院的“守護行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在溫嶺市第九中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一天。 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縱使七月的烈日炎炎似火燒,但這也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在開啟第一天的課程之前,守護行動成員們在教室里召開了簡短而又豐富的開班活動。各位老師向小候鳥們介紹在未來14天之中所要開展的課程,并詢問小候鳥們感興趣的課程以協(xié)調(diào)后續(xù)的課程安排。小候鳥們熱情回答,積極反饋,師生互動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在開班活動之后,各位老師也進行了簡短的交流,旨在立足小候鳥們的切身實際,貼近現(xiàn)實需求,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與小候鳥們的需求進行融合,以期待可以開展出豐富多彩并且小候鳥們樂意接受的課堂形式。
隨后,史子怡老師開始了當天的第一堂課—“認識宇宙”。在這堂課上,當孩子們看見圖片上的滿天星斗的時候,揚起天真爛漫的小笑臉問老師:“宇宙是什么?”為了給小候鳥們講解清楚什么是宇宙,史老師制作了精美的課件,雖數(shù)量不多卻把整個宇宙的前生今生娓娓道來。在關(guān)于地球是圓的,為什么我們看著卻是平的?這個問題上,史老師說“如果把我們的地球比喻成一個氣球的話,那么我們?nèi)祟惥拖袷且粋小小的螞蟻。螞蟻太小了,即使氣球是圓的,在他眼中也不過是平的呀。”把一個知識講復雜并不難,我們只需要用一大堆術(shù)語就可以把人弄得暈暈的?墒前讶绱藦碗s的知識講得如此深入淺出,需要的不僅僅是深厚的科學根基,還需要的是對孩童的體貼和同理心。
在“象形文字”的課堂上,董書吟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相關(guān)的視頻和短片,將象形文字獨特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內(nèi)涵,以故事的形式呈示給學生。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初接觸象形文字會感到比較陌生,因為它較少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初融入教學時,第一階段是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讓孩子們了解象形文字的文化特征和形態(tài),運用象形文字進行繪畫或創(chuàng)作。董老師隨后發(fā)放了黏土給小候鳥們讓它們進行臨摹加強記憶。作品完成后有不少小候鳥向我們聲情并茂地介紹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稚嫩與童真,望著他們的笑臉與眼睛,我們也深受他們到他們的熱情,這仿佛不是第一天的堂課,而我們與小候鳥們之間仿佛也是相識許久的老朋友,沒有陌生感,代替的則是熱情和笑臉。

在課間休息期間,小候鳥們會主動與老師們互動,甚至拉上老師們到操場上一起游戲,老師們也被他們可愛的舉動所感,很快就與小候鳥們打成了一片。
第一天的課程得到了初步的效果展示,但這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第一天有驚喜之處也有不足的地方,有的小候鳥們上課十分積極踴躍,但也有需要我們積極引導敢于開口的候鳥們,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守護團成員盡早溝通討論解決。守護行動團隊成員們希望在未來與小候鳥們相處的日子中,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在教授小候鳥們一些知識的同時,可以讓他們學會一些為人相處的道理,用我們自己的行動守護小候鳥們心中的小火苗,幫助他們追逐自己的快樂和夢想。當然,守護行動的成員們也希望,可以依靠自己小小的力量,帶領(lǐng)孩子們領(lǐng)略到世界的不同面,在盡可能讓他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的同時,也可以守護他們心中純粹的美好信念,引領(lǐng)他們走向更加美好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