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dǎo)青年學子在實踐中追尋偉人紅色足跡,堅定理想信念,7月8日,土木工程學院“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蘭州烈士陵園、蘭州戰(zhàn)役紀念館和蘭州博物館進行深入學習。
蘭州市烈士陵園,座落在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華林坪以南、沈家?guī)X北麓。是為紀念1949年8月蘭州戰(zhàn)役中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始建于1952年。2001年6月被中宣部列為全國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蘭州市博物館,地方性綜合博物館,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慶陽路240號白衣寺院內(nèi),依原明代白衣寺舊址而建,成立于1984年,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3件,二級文物82件,三級文物698件。1996年,蘭州市博物館被蘭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實踐團成員們先后來到了蘭州烈士陵園,蘭州戰(zhàn)役紀念館和蘭州博物館,在蘭州烈士陵園實踐團成員向為國家獨立和人民幸福付出生命的英雄們默哀致敬。在紀念館中,實踐團成員跟隨著現(xiàn)場工作人員,實踐成員從不同的單元了解了蘭州戰(zhàn)役的歷程,感受了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中,革命先烈們在偉大理想、信念支撐下的斗爭精神,身臨其境地了解了新蘭州的誕生,堅定了在新時代熱愛祖國、建設(shè)祖國的信心。
實踐團成員參觀了珍貴檔案文獻,包括中央檔案館珍藏的毛澤東與斯諾、史沫特萊、貝特蘭等人關(guān)于時局問題的談話記錄;《救國時報》《解放日報》等刊登的斯諾、愛潑斯坦等外國記者的采訪報道。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記者走進紅色根據(jù)地,走向抗日最前線,通過他們手中的筆和鏡頭去探究中國革命的真相、去追尋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足跡。
蘭州市博物館分為兩個展區(qū)“蘭州歷史文物展”和“館藏書畫精品展”。在“蘭州歷史文物展”展廳中,通過講解員對一件件藏品的細致講解,實踐團成員對蘭州黃河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我國河西地區(qū)的發(fā)展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館藏書畫精品展”,到處彌漫著書香氣息,無論哪一幅作品,上面的每一筆,每一畫都寫得蒼勁有力,表現(xiàn)出隴上書畫的藝術(shù)魅力。實踐團一位成員表示,館中陳列的一些畫有的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歌頌了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有的描寫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表現(xiàn)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每一件都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此次實踐活動讓實踐團成員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傳承紅色基因,激發(fā)愛國情感。實踐團成員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教育之旅,讓我們對中國革命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我們將珍惜這次經(jīng)歷,把先輩們的奮斗精神內(nèi)化為自己的力量,為實現(xiàn)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