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一道橋梁。在如今的生活中,“到博物館去”蔚然成風,全國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為游客準備了豐富多元的文博活動,讓更多人在生活中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為了更好的理解文化和歷史,曲阜師范大學經(jīng)濟學院尋根實踐隊帶著滿腔熱情來到日照市博物館和莒州博物館進行參觀,探索如何能夠讓博物館更加生活化。
探尋先輩智慧,奮發(fā)動力
1月3日早上,社會實踐隊伍的同學們在精心計劃和組織下到達日照市博物館,在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觀覽了博物館內(nèi)各類文物、標本、文獻、古籍藏品,并對日照歷史古跡,風土人情,文化藝術及遠古人類發(fā)展史做了系統(tǒng)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博物館類工作人員的詳細解說,心中對日照的文化和歷史有了清楚明確的認識。日照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豐富的文化遺存使得日照充滿歷史底蘊。截至2019年末,日照市博物館藏品有1370件,珍貴文物204件,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
1月3日下午,社會實踐隊伍在隊長的帶領下來到莒州博物館,博物館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無論是古代的武器、工藝品,還是文獻資料,它們都是歷史的見證,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科技水平。通過這些實物,社會實踐隊員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

和深遠的影響。圖為社會實踐隊進行參觀前的準備 孟令瑤攝
梳理燦爛文化,繼承發(fā)揚
博物館是一座歷史的寶庫,它承載了許多古老的的文化和歷史信息。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許多人可能會因為日常生活的忙碌而忽視了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然而,通過參觀博物館,大家可以靜下心來,深入地學習和體驗歷史,從而提高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尊重。博物館也是一個教育和學習的地方。在這里,游客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和信息,包括但不限手歷史、科學、藝術等方面。通過聆聽專業(yè)人員的講解和解說,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展品的含義和背后的故事。
在這兩個博物館中,團隊成員都注意到不同的場館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陳列的,以此讓游客們能夠更好的沉浸在歷史之中,跟隨著時間的更迭了解文化的進程,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日照市博物館新館加強了展陳體驗建設,在利用實物、圖(照)片、影像、雕塑、繪畫、沙盤、場景等傳統(tǒng)展示的基礎上,采用現(xiàn)代多媒體互動,聲光電、VR、三維數(shù)字化等先進科技輔助手段,努力讓文物
“活”起來,給市民更新鮮的觀展體驗。莒州博物館也采取

了3D影院的措施,讓市民更好的體驗歷史的變遷。圖為時間隊員討論文物 沈欣怡攝
聯(lián)系當下生活,展望未來
博物館是一個地區(qū)、一個城市的文化、藝術圣地,更是人們的精神殿堂。博物館建筑是公共文化空問,當代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通常會選擇區(qū)域內(nèi)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原型作為基本依據(jù),可以說博物館建筑就是城市發(fā)展的歷史縮影,同時也承載著城市發(fā)展的文化記憶,在闡釋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地標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越來越廣泛地融入人們生活當中。
想要推進博物館發(fā)展有以下幾種途徑:突出博物館的社會核心功能、增強博物館的社會"中樞"地位、提升博物館的社會吸引力、延伸博物館的社會"觸角”、把握博物館的未來發(fā)展趨勢,讓博物館更好的融入生活才能讓歷史和文化更好的進入人們心中。
“在科學新技術迅猛發(fā)展的背景下,博物館通過與數(shù)字技術的有效融合,可以不斷提高管理效能和文化傳播力,構建博物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新動能。”每位實踐隊員都認為數(shù)字技術大大提升了博物館的科技感、未來感和趣味性,讓觀眾愛上博物館,自覺地接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知識,更好地實現(xiàn)博物館成風

化人的初心和使命。圖為社會實踐隊員展廳前合影留念 邱明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