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站在群山之巔,看山連綿,看云繚繞,聽山間回響。我想借時代和政策的春風,在烏蒙山區(qū)的土地上播下一顆教育的種子。所以當一個去西部高原——全國最大的萬人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的金銀山社區(qū)支教的機會擺在我面前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報名,并如愿成為“助力黔行”志愿服務隊的一員。
我在華北平原長大,后在青島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讀書,但是我很少去到高海拔的地方,在十余個小時的高鐵歷程中,車窗外遠去的天際線和游過的群山讓我感受到和孩子們更近了一點。
來到支教地后,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派駐金銀山扶貧安置點掛職干部張春寶帶我們參觀了當地“統(tǒng)一戰(zhàn)線·光彩家園”,帶我們回顧了三十六年來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與畢節(jié)試驗區(qū)的幫扶故事,我還發(fā)現了這當中記錄了“助力黔行”隊伍與金銀山四年多以來的故事,師兄師姐們的身影更讓我感受到了一份溫暖與力量。
此后,我們又來到臺盟中央捐建的金銀山少兒活動中心,就像進入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活動中心擁有貴州最大的少兒圖書館,來到書架前,舉目是各式各樣的書籍、繪本,寬敞明亮的桌子上坐著幾個小朋友,他們低頭翻著書,時而討論一下書中的童話世界;顒又行牡恼古_布置著各種往屆“助力黔行”團隊的前輩們和小朋友們一起完成的手工美術作品,還有隊員們和小朋友們的合影;看到照片中笑著的小朋友們,漸漸與街道上跑著的叫著的孩子們重合起來……
之后,張春寶同志帶我們來到對面的有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捐建的老年活動中心,這里宛如歷史的放映機,我看到墻上張貼的搬遷照片,我看到室內一隅掛著的苞米干辣椒、陳列著的風谷機、斗笠和草鞋以及老人們未完工的刺繡手工藝品,我想到剛從金銀山街道街口下車老人們看著我們互相交換眼神然后招呼我們進家吃飯。得知活動中心康養(yǎng)驛站配有專業(yè)機器可以對老人們進行智能健康檢測、體能測試、認知篩查等等,我感到一股暖流。
在未來的幾天,我們將在赫章金銀山扶貧安置點和漢陽街道——這里也是山大在24年7月新建立的學生實踐基地,瑋這些來自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和苗彝民族家庭的孩子們開展更多彩的支教活動,我希望用我的專業(yè)所長,從普法的角度,能與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一個暖冬。
最后,站在金銀山書院的后院,群山連綿,云峰不絕。這時我想起那句話:我欲于群山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你說怎樣是平庸,我認為不是平凡,而是沒有熱情。我?guī)е鵁崆閬淼竭@個地方,讓青山見證我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