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歡聲笑語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光彩家園”少兒活動中心,1月20日,“助力黔行”支教團隊為社區(qū)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手工課。此次手工課以“創(chuàng)意花瓶制作”為主題,旨在激發(fā)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
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穿透云層,照進金銀山社區(qū)活動中心時,小朋友們已經(jīng)滿懷期待地聚集在這里。他們嘰嘰喳喳的像一群小麻雀,掩飾不住對即將到來的手工課的憧憬。這次手工課是“助力黔行”團隊充分考慮小朋友活潑好動、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的天性而設計,從材料的選擇到課程的設計,每一個細節(jié)都力求完美,旨在給孩子們帶來一次難忘的手工體驗。
花瓶制作過程雖然有趣,但是也比較繁瑣,可參與課程的小朋友們不僅有極大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展現(xiàn)出很強的專注力。他們細心地涂抹膠水在瓶體,精心挑選需要的小碎鉆、馬賽克貼片或者塑料花朵,小心翼翼地粘在花瓶上設計出心儀的圖案。一些小朋友們在支教隊隊員的幫助下順利制作出造型獨特、色彩鮮艷的花瓶,但是課堂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小插曲。
一些小朋友初次接觸手工制作,顯得有些生疏,膠水黏在手上,小零件貼的歪歪扭扭,有的甚至在最后一步涂填充劑的時候,手沒有拿穩(wěn),花瓶掉在地上。小朋友看著一地狼藉心情低落,支教隊員注意到這些出狀況的小朋友,告訴他們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花瓶雖有瑕疵但是獨一無二。在隊員們的安慰、鼓勵和情緒的感染下,小朋友們再次拿起了膠水和花瓶,繼續(xù)自己的制作。
手工課結束,每個小朋友們都做出了自己的花瓶。通過親手制作花瓶,孩子們提高了觀察、思考和動手實踐能力,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盡管成品各有千秋,有的精致完美,有的略顯粗糙,但每一個花瓶都凝聚了孩子們的心血和汗水,體現(xiàn)了他們心中“美”的標準和對美的追求。
支教隊員們在活動中不僅扮演了指導者的角色,更是成為了孩子們的朋友和傾聽者。他們耐心地解答孩子們關于制作過程的疑問,引導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在小朋友們遇到意外情況失去信心的時候傾聽他們的委屈和失落,鼓勵他們再次嘗試。
在支教隊員的陪伴下,小朋友們不僅掌握了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收獲了自信,培養(yǎng)提高了自己的逆商。支教隊隊員在這堂手工課上向小朋友們傳遞著“努力并不會被小小的失敗否認”的觀念,即使有些小朋友的花瓶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但是他們細心耐心的制作過程遠比一件成品更有意義。
本次活動地赫章金銀山社區(qū)是全國最大的萬人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這里的孩子家庭情況各異,有的單親、離異,有的父母長期外出務工,有的跟患病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或許家庭的特殊會讓孩子們的性格有些孤僻,但是源源不斷的前來幫助他們的志愿者的陪伴則不斷填補這份空白。此次“助力黔行”團隊的手工課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創(chuàng)意的種子,也影響了孩子們看待失敗的態(tài)度、讓他們面對失敗更有力量。助力黔行,巧手筑夢,“助力黔行”團隊將保持初心,為小朋友們設計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課程,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充實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