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用享受内容,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女人高潮抽搐潮喷A片,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南財學子三下鄉(xiāng) 悠悠文墨貫古今 雅韻梅園香如故

作者:居煜哲 華雨晨 張欣妍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高郵是中國建筑之鄉(xiāng),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000多年的建筑史,活躍著許多鐘情中華文化和庭院藝術的愛好者。為進一步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其獨特的庭院藝術,傳承發(fā)揚高郵園林文化,8月8日,南京財經(jīng)大學新聞學院“熒熒燈火”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尋訪江蘇省高郵市梅園,傾聽這座私家庭院的故事,感受中華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尋常百姓人家,不止梅香如故
運河東畔,民生路旁,在一片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有一處私家園林,名為梅園。即使這座園林地處偏僻,藏在一條小路旁,但在一眾老住宅中,這座庭院并不難找,叩響褚紅色的大門,園主人和藹的笑容映入眼簾。從梅園入口望去,處處郁郁蔥蔥,宛如一幅韻味十足的山水畫卷。
“這座院子里的梅樹,就是這座園林的名字由來。”跟隨著園主人的腳步,團隊成員們看到這些梅樹挺拔昂揚、枝繁葉茂,與中式風格的庭院相稱,古樸而不失清新,別有一番風味。據(jù)介紹,梅園占地大約500平方米,是一座明清時期的老宅,“梅園”是園主人在2011年購入的,前院、正房、裝飾圖案、對聯(lián)......每一處都凝聚了他對于庭院文化與藝術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通過園主人的講解,隊員們了解到:庭院空間布局應從縱向深度延伸、中軸對稱,庭院打造應精巧細膩、含而不露,著重體現(xiàn)自然,避免人工斧鑿的痕跡破壞整體。創(chuàng)造出一種簡樸、清麗的致美境界,傳達“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圖為梅園正門 通訊員 居煜哲 攝
 
山水總關情
幾許深深庭院,靜留處處芳菲,走進這座庭院,調研隊員們不由被淙淙流水聲吸引。原來,流水聲出自東側的小池塘,潤濕的塘邊零星散落著鳳尾蕨、銅錢草等陰生植物,一邊高高的假山石臨水而立,池塘里大大小小的錦鯉閑散地游弋,給庭院增添了幾分靈動,幾分雅致。
“我覺得這一處特別美妙,山、水、草、木已經(jīng)特別自然和原生態(tài)了,上面居然還放了兩只探著頭的鵝,這個地方就一下子就顯得活潑有趣起來了。”團隊成員們看見此處,情不自禁地感嘆道。園主人聽完爽朗一笑:“哈哈,假山假水是必須的嘛!這兩只鵝往上面一放,更有靈性呢!”灰墻黛瓦、假山疊石、游魚戲鵝,生機盎然,自得其樂,好不快活。
庭院在建筑中不僅只有景觀作用,還具有生態(tài)作用,假山和水體,加上各種植物和建筑,都是構成庭院的主要元素,而庭院中的植物以及水體都具有調節(jié)氣候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庭院的平面布局也對小氣候的調節(jié)起到關鍵的作用,還能提高和改善建筑空氣質量,故此,庭院在建筑中的生態(tài)功能尤為重要。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在參觀園林 通訊員 居煜哲 攝
 
書畫點綴,盡顯東方美學
據(jù)了解,園林的主人叫張虎,不僅是揚州市庭院藝術研究會高郵分會會長,還是秦郵書畫院院長。梅園對他來說,是一個創(chuàng)作空間,更是一種向往與寄托。
在“梅園”中央小樓的西側房門上,寫著“秦郵書畫院”五個字。如今,“梅園”已經(jīng)成為秦郵書畫院和揚州市庭院藝術研究協(xié)會高郵分會這兩個協(xié)會的活動載體,當?shù)囟鄠書畫展先后在梅園舉辦,還承接了多項省、市級的文化藝術活動,不僅如此,園主人免費將梅園向普通市民和學生群體開放,讓大家都能感受園林之美和文化之美。據(jù)悉,2022年國慶期間,就有2000多人慕名而來,園主人也表示竭誠歡迎更多人來這里感受庭院之美、文化之美。
這座園林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家”——一個書畫和園林愛好者們共同的棲息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們聚在一起,看花寫詩,讓雅致的梅園增添了幾分人文氣息,讓文化的交流在這里激情碰撞,讓文化根基得以厚植在這片土地上。
 
 
圖為梅園主人書畫創(chuàng)作室 通訊員 居煜哲 攝
 
庭院深幾許,青年當傳承
詩和遠方其實并不遙遠,藏在城市喧囂中的這處庭院著實讓人著迷,面對生動精彩的梅園和這種詩意般的生活,調研成員們深感好奇而興趣盎然。
在拜訪即將結束之際,園主人親切地問了同學們的專業(yè),并寄語:“你們的專業(yè)都很好,希望你們能好好地認真地學習,發(fā)揮這些專業(yè)真正的意義,為國家增磚添瓦!”
之所以喜歡,是源于心底對中華文化的自信與尊重。美是生活的一部分,傳統(tǒng)民居與人們的精神、情感產(chǎn)生了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美在自然與和諧,梅園的每一處元素無不是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將藝術與個體的內在道德、修養(yǎng)及情感聯(lián)系起來。而認同文化、傳承文化、創(chuàng)新文化需要新時代青年用實際行動去落實,需要青年人虛心學習、久久為功。作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吾輩青年更應將真正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傳承、弘揚下去,并為之努力奮斗!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合照 通訊員 華雨晨 攝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8-17 關注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 南財學子三下鄉(xiāng) 一帶一路進無錫 草根文化新生機
  • 南財學子三下鄉(xiāng) 悠悠文墨貫古今 雅韻梅園香如故
  • “黨建文旅”調研工作組暑期實踐
  • 在暑期社會實踐期間,項目組成員梳理了黨建建設系列政策及舉措。同時成員們走進蘇州市平江路展開調研,深入調查蘇州市平江路歷史街區(qū)的
  • 社會實踐報告 08-17
  • 遍訪川東紅色基地 傳承先輩革命精神
  • 7月26至8月1日期間,西農(nóng)學子“農(nóng)學院赴四川紅色調研隊” 分六個小組,分別趕往川東地區(qū)的分樂山、廣安、巴中、達州、瀘州及自貢六地進
  • 社會實踐報告 08-17
  • 尋書法之根,悟書法底蘊
  • 為了讓新時代青年更加的深入了解、傳播書法文化,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和保護,2023年8月17日,我作為曲阜師范大學“弘歌不輟,薪火相
  • 社會實踐報告 08-17
  • 助力山村教育 傳遞希望之光
  • 近日,一場溫暖而動人的故事在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管家咀村上演。在這個條件相對落后的山區(qū)
  • 社會實踐報告 08-17
  • 向“云”端,開啟不一樣的支教之旅 ——積極心理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子投身小村莊 體悟古堰畫鄉(xiā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