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實施鄉(xiāng)村安全戰(zhàn)略,7月14日,來自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的學子,組成“尋夢計劃”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qū)合江小學開展主題為“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的主題班會,通過科學科普、志愿服務等形式讓鄉(xiāng)村學生了解預防溺水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筑牢“生命網(wǎng)”底線,引導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從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
暑假到來,溺水事件進入高發(fā)期,為了增強鄉(xiāng)村學子的安全意識,堅決杜絕前往危險水域游泳導致意外的情況,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的學生組成的“三下鄉(xiāng)”隊伍,于7月14日赴四川天府新區(qū)合江小學開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成都市太平街道,隸屬于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由四川天府新區(qū)成都管理委員會托管,是一個坐落在城市邊陲的小鄉(xiāng)鎮(zhèn)。這里住著五萬多人,但年輕人基本上都為了給孩子賺取更多的生活費和學習的費用,紛紛背井離鄉(xiāng),去到更遠的城市打拼,由于城市巨大的生活壓力,他們無法將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只好托付給在農(nóng)村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yǎng),這便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留守兒童”群體。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卻無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引導,過早地體會生活的辛酸和壓力,面臨著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隱憂。
在了解到合江小學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以及父母的工作情況后,“尋夢計劃”暑期社會實踐隊決定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訊員 陳秋茹 攝
主題班會一開始,實踐團成員們?yōu)榛钴S課堂氣氛,設計了名為“切水果”的游戲。在簡單講解游戲規(guī)則后,成員們帶領孩子們進行了幾輪游戲,課堂氣氛得到了很好地調(diào)動。寓教于樂,這也是西華師范大學學子此行的目的。緊接著,為導入課程,實踐團成員設計了六個問題,對孩子們進行提問,問題涉及多個方面:適合游泳的場合、游泳小常識、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的正確舉措等等。當隊員們問及如何防止溺水發(fā)生時,孩子們積極踴躍地回答,“不能前往周邊河流游泳!”“要去正規(guī)游泳池游泳!”“游泳要告訴爸爸媽媽,不能自己偷偷去!”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隊員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不能前往危險的陌生水域有著共識,但對于如何處理突發(fā)的溺水事件以及相關游泳小常識存在認知缺失。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孩子們進行提問。通訊員 陳秋茹 攝
接著,實踐團成員就預防溺水的措施、溺水的自救方法以及救護溺水者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首先,實踐團成員明確防溺水的前提是不前往危險水域,這有利于減少溺水事件發(fā)生的可能,其次,游泳應當有家長陪同,堅決杜絕私自下水。最后,不會游泳者不能前往深水區(qū)進行游泳。經(jīng)過實踐團隊員的細心講解,孩子們對游泳安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隊員們考慮到班上的孩子們大多是小學一二年級,對于溺水自救的方法不能完全領會,所以就溺水自救的方法簡單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一、不要慌張,發(fā)現(xiàn)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二、放松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三、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呼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圖為隊員們就如何救助溺水者進行視頻講解。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陳秋茹 供圖
課程的最后,隊員們對于如何救護溺水者也進行了一定的講解,講解員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一、判斷生命體征。二、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保持呼吸道通暢。三、將溺水者舉起,使其俯臥在救護者肩上腹部緊貼救護者肩部,頭腳下垂,使呼吸道內(nèi)積水自然流出。四、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并盡快呼救,尋找大人撥打急救電話。
考慮到"德、智、體美、勞共同發(fā)展”的教育原則、以及留守兒童孤僻的現(xiàn)象,因此除了學業(yè)上的幫扶以外,志愿者們也以飽滿的熱情和信心貼心陪伴小朋友們,并給他們講一些有助于身心健康、確立良好三觀的小故事,并通過進行相關的小游戲環(huán)節(jié)來調(diào)動小朋友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小朋友在充分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的同時,打開心靈窗戶,更加便于志愿者對他們心靈的疏導,真正起到“精神幫扶,啟迪心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