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播下一顆“財經”的種子,收獲一片金黃的田野。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只裝在腦袋里,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習近平
為積極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將知識落實于行動,廣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希望的田野”學生志愿服務隊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走入基層人民群眾的身邊,傳播財經知識,提高居民防詐反詐意識,于2023年7月20日-21日在廣州市南沙區(qū)鳳凰社區(qū)開展了為期兩天的“財享學堂”素質教育公益講座,開始了一段豐富多彩的實踐之旅。

(圖為教學團隊上課情景。 陳金蓮 供圖)
7月20日上午,“財享學堂”素質教育公益課堂在鳳凰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會議室正式啟動,面向鳳凰社區(qū)居民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培訓。本次公益課堂以“提高居民財經素養(yǎng),謹防金融詐騙”為主題,從防詐與反詐、貨幣與利率、儲蓄與信貸、投資與收益這四個課題向社區(qū)居民進行財經知識科普。
課程引入電信網絡詐騙、通貨膨脹、投資分類、信貸類型等概念,從防范金融詐騙、了解貨幣、理性投資和積極儲蓄等方面構建了清晰的課程體系與完備的知識框架。在備課階段,團隊成員多次修改內容并提前到場做好試講工作,希望能在課堂中向社區(qū)居民展示最好的課堂效果。

(圖為教學團隊上課情景。 陳金蓮 供圖)
為幫助居民更好的理解財經知識,團隊對科普課程進行了精心設計。通過拋出一個個小問題,一步步深入講解財經知識,幫助居民提高防詐騙能力。課堂開始前,主講人會先拋出一個問題或者提出一種現象并詢問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從而引導觀眾對問題進行思考,通過與觀眾的互動從而引出本堂課的主題。

(圖為與觀眾互動場景。 陳金蓮 供圖)
為提高居民參與課程的積極性,我們對課堂中所提出問題進行賦分,并給正確回答問題的居民予以積分。課程結束后對積分進行累積,并評選出一二三等獎。獎勵機制使得居民更加專心、認真地學習財經與反詐知識,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圖為頒發(fā)獎品。 陳金蓮 供圖)
7月21日下午,“財享學堂”素質教育公益講座迎來了結束。志愿者團隊總結活動,并為獲獎居民頒發(fā)禮品。隨后,志愿者團隊與居民在講臺前持雙旗進行了合影留念。時光飛逝,即使萬般不舍,但仍是要說再見的。愿我們在居民心中播下的每一顆“種子”都能夠成長為金黃的
(圖為集體合照。 王錦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