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學時有一位老師姓高,學歷不高,卻極善隨機應變。
有一次,一位朋友家里鬧矛盾,妻子跑回娘家個把月沒回來。起初,朋友感覺家丑不可外揚,這件事兒一直憋在心里沒跟人說,后來發(fā)現(xiàn)事情鬧大了,又苦于沒法挽回,于是找高老師求救。高老師一聽,忙批評道:“你看你這人愣的,咋不早說呢!這么長時間你跟娃娃們咋過哩,我看連口熱飯也吃不上一口。”朋友說:“現(xiàn)在抱怨這有啥用,還是趕緊幫我想法,讓孩子***回來。”高老師說聲“也是”,就忙著收拾,最后說:“走,現(xiàn)在我就跟你去把這事辦了。”朋友說:“你得先跟嫂子打個招呼啊。”高老師說:“家有三件事,先挑緊處行。你岳父他們家遠,要是走晚了,今天的車又趕不上了。”那時候,我們村一帶沒有公交車,只有兩輛個人用農(nóng)用車私自改裝的車子,每天打早就進城,錯過了這個時間,這一天進城也就沒轍了。
兩人匆匆坐上土公交,心急火燎地上了火車,一路向朋友的岳父家奔去。那里的情況更糟,離火車站幾十里外竟然連土公交之類的交通工具都沒有。兩人只好一路步行,直走得腰酸背痛腿抽勁才總算到達了目的地。朋友妻子的火頭其實早就過去了,再一看丈夫的同事也來了,于是忙里忙外地招待,最后說一些碎話,活泛一下氣氛,末了補充道,家里也沒啥事,不過是娘家遠,看望一下老人家也不方便,打算是住幾天罷了,看把你們忙得之類抱歉的話。高老師說:“你倒是自在,娃娃們看不見媽可是吃不好睡不好,一個個都成皮袋袋了。”
兒女牽心。為娘的一聽這話,淚花就下來,捶一頓感丈夫,罵通:“你個活死人”。高老師打圓場說:“明兒說啥也得回家噢。”
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沒承想夜里風云四起,開始下雨,而且一連下了兩天。這里是山區(qū),雨一下,路就沒了,全成了瀉洪的渠道。三個人心急如焚,卻寸步難行。大家一個勁地向高老師道歉,高老師也只好裝出一副大肚量的樣子,說:“只要你們兩口子好,我啥也無所謂。”
雨過天晴,三人急匆匆回來故地。高老師回到家里,正在大講他的奇特經(jīng)歷,不提防妻子一劈頭蓋臉地罵過來:“你這個不知死活的老東西,掉野豬坑里了還是吃狐貍精的肉了。三天五日連家邊也不沾,四下里狼吃鬼一樣連個影子都摸不著,還過不過這光景了……”高老師正待解釋,可哪里還有他插話的地方。高老師平時也不是那窩囊之輩,這次的事卻也有不對之處,想想就把氣忍了,憋在一邊抽悶煙。好大一會兒了,妻子的嘮叨好像掉進了聚寶盆一般,竟然沒完沒了。最后,高老師實在服不住了,站起來,大吼一聲:“你,你罵誰哩!”
妻子一看他竟然反有理了,于是針鋒相對,比他的嗓門更大了:“罵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哩,你想咋地!”
高老師蔫了,說:“沒啥咋地。我只是說你罵誰呢。說實話,你罵我到無所謂。”換口氣大聲說:“你要是罵我兒子,那我可跟你過不去!”
妻子當時還在火頭上,原以為丈夫還有什么大動作,沒承想他竟然說出這么一通話來,再也憋不住地笑出聲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