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玢玢,是一名95后的大學生,有著一顆純真善良、志存高遠的心。當看了中國青年報刊載的一篇題為《西部計劃:一部用志愿精神灌溉西部的青春史》的文章后,她被西部志愿者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大學畢業(yè)后,陳玢玢下定了決心,參加西部計劃做志愿者,到西部基層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去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
就這樣,陳玢玢從上海到“山城”重慶,來到了巴渝大地,開啟了一段不平凡的志愿旅程。在平凡的基層崗位上實現(xiàn)自身價值,在平凡崗位勾勒出不平凡的自己,奉獻青春力量,讓青春在巴渝的土地上綻放。
服務基層,奉獻青春
懷著滿腔的熱情來到了重慶,陳玢玢在永川區(qū)開始了志愿服務工作。初出茅廬的大學生,看待生活和工作總是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然而,現(xiàn)實卻往往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激情過后,需要的還是踏踏實實地靜下心來工作。盡管在來之前,陳玢玢已經(jīng)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在得知自己被分到鄉(xiāng)鎮(zhèn)的時候,心里還是有一些擔憂,工作能不能勝任?環(huán)境能不能適應?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
在青峰鎮(zhèn),考慮到陳玢玢剛來重慶,不會說地方話,也聽不懂當?shù)胤窖,對周邊環(huán)境也不熟悉,就把她安排在了黨政辦協(xié)助事務,以便在熟悉工作的同時熟悉鎮(zhèn)上的情況。
為了盡快的熟悉和進入工作狀態(tài),陳玢玢主動要求接聽來訪電話,在多聽方言的同時,她利用休息時間請來自重慶的室友教她學習講重慶話,很快她就解決了語言這個難題。陳玢玢努力地適應著重慶的生活和工作。在面對黨建、會務、文件運轉(zhuǎn)、刊物分發(fā)、圖書管理、廣播服務等繁重的工作和任務,陳玢玢從不講客觀,不叫苦也不叫累,也從不向服務單位負責同志提過任何要求,她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旺盛的工作熱情。
任勞任怨,精益求精
工作能力是練出來的;鶎庸ぷ鳑]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感人至深的事跡,工作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知識面窄不行,思路不清不行,理論水平不高不行,但光有這些還不夠,還必須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工作以來,陳玢玢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先后獨立或參與起草了鎮(zhèn)上黨員教育大會和各類動員、總結大會等一系列重要會議材料,并在建設“旅游強鎮(zhèn)”工作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陳玢玢一直告誡自己:每件事只要盡最大努力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就沒有干不成的。
在油菜花盛開時節(jié),為了服務來自各地的游客,陳玢玢連續(xù)加班兩個星期。她深入現(xiàn)場指導來往游客更快捷、更方便的觀賞油菜花;在創(chuàng)建“三城同創(chuàng)”工作期間,陳玢玢每天下班后,只要有時間她都會參與夜間巡邏,并向群眾講解生活垃圾治理、掃黑除惡等國家利民政策。當室友己經(jīng)酣然入夢時,陳玢玢還在電腦中記錄忙碌而充實的工作。一年下來,陳玢玢的近視度數(shù)增加了100多度,但她從不叫累、不喊苦,周末和節(jié)假日加班也從不講條件和報酬。工作擔子重、壓力大,陳玢玢從沒有馬虎懈怠,降低過工作要求和標準。
傳承夢想,用愛奉獻
2018年春節(jié)前,為了做好市民學校和單位年檢工作,陳玢玢毅然延遲了回家的時間,忍著對遠方父母的思念,繼續(xù)投入到工作中。陳玢玢先后走訪慰問貧困戶8次,為他們送去關愛;多次參與到臨江河尋河治理爭做“最美河小青”活動中;組織參與了青峰鎮(zhèn)市民學校新春關愛和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貧困留守兒童“手牽手”走進樂和樂都活動。陳玢玢在孩子心中種下了一粒粒“愛和希望”的種子。她相信這些種子在春暖花開時節(jié)必將綻放出五彩斑斕的新生活。
一次西部行,一生志愿情。陳玢玢用自己的青春熱血,用自己的愛心和熱情,參與基層志愿服務,樂觀生活,與西部計劃的志愿者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為永川區(qū)的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青春腳印至西部,志愿熾情暖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