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的西裝,清瘦的身形,見到梁仕林時他正在工作。已經讀大四的他在滴滴公司實習。2016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結果公布,安徽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的他是其中一員。

談及提交材料、評選、到知曉結果的過程時,他撓了撓頭笑笑說:“我自己一開始也不太懂,就是整理了一下之前的材料,主要是事跡、簡介什么的。反正,我當時也在實習,也沒怎么留意這件事情。后來投票結果揭曉了,就說評上了。”
梁仕林出生于安徽亳州的一個農村家庭,初中時他就離開父母開始了寄宿生活。冬天宿舍熄燈很早,他就在宿舍走廊里借著燈光繼續(xù)看書。他知道,只有知識和能力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進入大學之后,他基本上可以通過勤工助學和獎學金來解決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
四年里,梁仕林曾擔任安徽青年傳媒中心技術專員,負責全面運營安徽大學團委微信,通過發(fā)布日常的團學活動、學校新聞以及學生關注的社會事件、新聞資訊、青年思想等,他用1年的時間使校團委的微信覆蓋面在全校超過25000人。憑借“追影戶外旅行網”項目,他斬獲安徽大學第三屆“校友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特等獎。他還創(chuàng)建了“輕柜:一站式閑置女裝交易平臺”項目,這是國內首家C2P2C模式的閑置交易平臺,目前輕柜平臺注冊用戶近50000人。
梁仕林說:“我未來的計劃是直接找工作或者創(chuàng)業(yè),這就需要豐富的社會實踐和較強的綜合能力,因此希望在各方面都能夠充實自己。”
他回憶了做追影戶外旅行網時的點滴,從被同學拉入參賽團隊組隊,到作品創(chuàng)意設計,最后投入實踐。提及其中的辛苦,他說:“賽前一段時間,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到一兩點,實在太困了,做事也沒有效率,第二天起床還要接著做。”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團隊間也因為各種問題產生過分歧,他強調:“每個人想法不同,合作中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事,通過不斷查閱資料,找到最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以來他都有個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清楚父母掙錢不易,頭發(fā)都已經斑白,卻還在干著沉重的苦力活,他下定決心要在大學期間通過努力闖出一片天地,希望通過成功創(chuàng)業(yè),為父母減輕生活壓力,讓他們的日子不再過得那么艱辛。
“輕柜”可以說圓了這個夢。對創(chuàng)業(yè)來說,想法、靈感是關鍵。“這個你們女生應該深有體會吧。”梁仕林打趣道。談及工作,他又恢復了嚴謹。“現(xiàn)在女性對服裝需求量越來越大,更新?lián)Q代也越來越快,閑置衣物的處理是個問題。這樣就產生了做‘輕柜’的想法。處理閑置衣物的問題得到解決,資源能夠循環(huán)利用。”
眾所周知,創(chuàng)業(yè)絕非像有些人口頭上說的那樣簡單,“輕柜”創(chuàng)立初期所有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他們奔走在各地宣傳,舉辦活動吸引用戶。有時候走進小區(qū),遇見年輕的女性就要去介紹“輕柜”平臺;也有時候需要挨家挨戶回收衣物。梁仕林感慨道:“那時候是夏天,真的很熱,團隊8個人,每個人都上陣。但是既然做了這件事就要專注地做下去。”事實也證明:一切辛苦都沒有白費。
除了學習、比賽和工作,梁仕林還參與過“春暉”夢想之旅,去貴州調研,采訪當?shù)刈叱鋈サ某晒ζ髽I(yè)家。“他們會點篝火,吃飯的時候當?shù)厝诉會圍著你唱歌。”他笑著說。16年寒假,他還去廈門做了義工,體驗了廈門的風土人情,也結交到了許多朋友。
談到自己的性格和交友,他說:“我比較好相處,人際關系也蠻好。”在交談過程中,他言語舉止中都透著謙和、溫潤。耐心聆聽,不急不躁,對每一個問題都詳細地做出解釋,輕言輕語卻又思維敏捷、條理清晰,時不時地開個玩笑,隨意又親切。
或許他就應了那句話:“越是憧憬,越要風雨兼程。”他在追夢的道路上一步步邁進,始終不曾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