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簫 郭沛鑫)為進一步感受紅色文化,幫助青年汲取前進力量的寶貴精神源泉。長安大學赴貴州遵義“追尋長征足跡,傳承紅色基因”暑期社會實踐隊,于7月11日前往遵義會議會址和紅軍烈士陵園。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首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伍一行參觀遵義會議會址。會址為中西合璧建筑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建于20世紀30年代初,在1935年1月初,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主樓樓上原房主的小客廳舉行。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遵義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走出遵義會議會址后,講解員講解了見證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百年槐樹的重要意義。
【實踐隊參觀遵義會議會址】
接著,實踐隊伍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遵義會議陳列館,迎面便是當年會議參加者們的雕塑群像,陳列館展示內容包括七大章,通過圖片、實物和多媒體展示,詳細了解了遵義會議的背景、過程和影響。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轉折點,決定了黨的正確方向,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深遠影響,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使紅軍長征走向勝利。在這里,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中黨的智慧、勇氣和團結的力量,隊員們在浸入式體驗中充分感受到了歷史震撼力,體悟到了“堅定信念,堅持真理,獨立自主,團結統(tǒng)一”的遵義會議精神內涵。

【講解員為實踐隊員耐心講解】
追尋先烈足跡,繼承先烈遺志
參觀完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后,實踐隊伍抵達烈士陵園陵園。紅軍烈士陵園內矗立著一座高聳的紀念碑,紀念碑上寫著“紅軍烈士永垂不朽”。指導老師帶領實踐隊伍前往鄧萍烈士和“紅軍英烈墻”,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為革命事業(yè)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烈士默哀,并獻上崇高的敬意。

【實踐隊抵達烈士陵園】
此次活動幫助隊員們對黨史、長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進一步幫助隊員們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促使青年一代,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學習和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tǒng),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