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繡永存光與彩,“譯”路同行揚璀璨
悠久魯繡育古韻,“譯”路同行揚光彩。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刺繡工藝更是其中一朵綻放的奇葩,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刺繡工藝的重要分支,魯繡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厚的內涵,在千百年來的民間藝術文化長河中有著無與倫比的炫目光彩。為深入了解以及讓這份技藝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之中,2025年1月,“魯繡華彩,一路揚粹”實踐隊的隊員踏上了魯繡魅力的社會實踐之旅,來到學校以及敬老院進行魯繡文化的宣講。
在實踐活動開始之前,實踐隊隊員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準備活動。實踐隊依托齊魯大地的地域背景優(yōu)勢,深入發(fā)源地,走訪各地并拜訪魯繡的傳承人,積極了解魯繡的發(fā)源歷史、技藝手法、獨特針法與色彩運用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寓意。在學習與交流中,隊員們深切了解到在春秋時期,魯繡就已經在齊魯大地興起,在秦漢時期技藝逐漸成熟,最后在明清魯繡達到了鼎盛,成為了宮廷和民間都倍受喜愛的刺繡藝術,更了解到魯繡從最初的民間實用技藝,逐漸發(fā)展為兼具藝術審美價值的工藝品類,一針一線之間訴盡山東人民的勞動之美與美好祈愿。
在收集了豐富的資料后,實踐隊制作了精心的宣講材料以及演示文稿,并制作了精美有趣的魯繡剪紙展品,希望借此拉近被宣講人群與魯繡傳統(tǒng)技藝的距離,幫助他們以及實踐隊自身隊伍更好的了解魯繡,展現(xiàn)出魯繡濃厚悠長的魅力,在他們的心中播撒下傳承的種子。
“青春此時·魯繡同行”
首先,實踐隊隊員們來到了學校,有這樣一句話“世界是我們的,更是你們的。”青年人是世界發(fā)展的堅定力量,是傳承與發(fā)揚的重要依托之群體,因此,實踐隊開展了“輕攏慢捻,魯繡此間”的宣講活動。成員們提前準備好了剪紙工具,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魯繡花樣,并展出了許多精巧可愛的魯繡實物展品以及剪紙展品。當充滿濃郁民間藝術風格的魯繡展品在校園展示區(qū)亮相時,許多同學們的目光被深深吸引,許多人近距離觀看魯繡展品,眼里閃爍著好奇的光。實踐隊負責播放宣講的隊員及時播放關于魯繡的宣傳視頻,利用生動有趣的視頻向同學們展示了魯繡齊針、纏針等特色針法,并且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技法教學。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鳳凰小學宣講。尹訓盈 供圖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同學們的興趣,實踐隊隊員們更邀請現(xiàn)場的同學們參與到親手實操活動中,同學們挑選剪紙工具,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式并跟隨指示小心翼翼地嘗試,勾勒出自己的心中所想,現(xiàn)場一片歡聲笑語,同學們雖然手法略顯生疏,但每個人都沉浸其中,專心致志投入與自己的作品,在沉靜的腦海中感受來自千百年前歷史的韻味,專注的勞動中匯入對自我未來的期望。在最后,他們同展品合照留戀留下了開心的笑臉,定格下此時的書生意氣與未來期許,青春的力量同歷史的文化相碰撞,在此刻領悟魯繡——這一傳統(tǒng)技藝的偉大魅力。
“時光不墜·繡出年華”
離開歡聲笑語不斷的校園后,實踐隊的隊員們帶著魯繡的溫暖來到了敬老院,在黃昏與霞光之中,感受到來自生命的沉淀,敬老院的老人們大多是齊魯之人,有許多老人更是年輕時魯繡的好手。他們圍坐在一起,看著實踐隊隊員們帶來的魯繡剪紙展品,眼神變得十分專注,隨后宣講隊員們播放起一段精心剪輯的魯繡文化紀錄片,片中精美的繡品、悠久的歷史伴隨著悠揚的背景音樂傳入老人們的耳中勾勒出往日的歲月。
影片播放完畢后,在一陣靜謐之中,講解隊員手捧繡品向他們講解每件展品的內涵,老人們被眼前展品所吸引,向我們講述起曾經的日子,更有老人家向我們講述起年輕時所作的魯繡,“年輕的時候為了糊口跟著別人學,久了還有了點自己的手藝,現(xiàn)在老了做不動了,今天看見你們,還挺懷念我做的那些精致的小衣服呢。”一位奶奶向實踐隊隊員們敘述起她曾經做過的魯繡制品。
隨后,實踐隊隊員們教老人們簡單的刺繡針法,大家學得十分認真,有時會有做錯的步驟,一些老人家還會進行簡單的糾錯,在考慮到實際繡品的操作難度,實踐隊隊員們同老人家一起通過剪紙技藝來學習并了解魯繡,在學與思之中,隊員們再次領悟魯繡的魅力,再次勾勒出曾經的年華秀章,感受時光的更迭與歲月的流淌,體悟到魯繡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情感與文化的紐帶。 最后,在老人們的細心制作下,一幅幅簡單的年味剪紙繡品產生,隊員們同工作人員將這些充滿心意的繡品掛在墻上,定格下此刻的美好。
此次的宣講活動,對全體實踐隊隊員們而言意義非凡,是文化技藝的傳承,更是與不同年代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學校,隊員們看到青年一代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與高漲熱情,他們學習歷史更感悟歷史,他們是傳承與發(fā)揚魯繡的未來所向;在敬老院,隊員們感悟到歷史的深厚與老一輩的精神所寄,魯繡是他們回憶的承載物,他們是傳承與發(fā)揚魯繡的托舉人。新舊兩代都是傳承與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有生力量,是文化技藝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福之悅養(yǎng)老院進行宣講。尹訓盈 供圖
通過此次活動,隊員們也收獲頗豐,魯繡與剪紙相結合,傳統(tǒng)技藝相互碰撞出巨大的火花,產生出獨一無二的魅力,此次宣講不僅提升自我能力,更對魯繡這一傳統(tǒng)技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當今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仍具有強勁的生機活力,習總書記說過“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實踐隊的隊員們,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傳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大任,積極投身于魯繡以及其他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推廣工作中,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活動,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參與到傳承與發(fā)揚的隊伍中來,將魯繡以及每一顆傳統(tǒng)文化歷史中的明珠散發(fā)璀璨光彩,在新時代中譜寫悠久傳承之歌,從文化出發(fā),邁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