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商河鼓子秧歌,領略民俗文化魅力
發(fā)布時間:2025-01-25 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寶庫中,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先輩的智慧。商河鼓子秧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磅礴的氣勢、獨特的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民間藝術的舞臺上熠熠生輝。為深入了解這一民俗瑰寶,曲阜師范大學“非遺探索”實踐隊于2025年1月17日前往商河,展開了一場充滿意義的文化探索之旅。
溯源歷史長河,聆聽秧歌故事
實踐隊來到商河鼓子秧歌的文化展示館,在專業(yè)講解員的引導下,開啟了對其歷史淵源的探尋。講解員娓娓道來,商河鼓子秧歌歷史極為悠久,其源頭可追溯至秦漢時期。那時,這片土地上的人們?yōu)榱藨c祝豐收、祭祀祖先,開始用簡單的舞蹈動作來表達喜悅與敬意,這便是鼓子秧歌的雛形。
歷經歲月的洗禮,到了唐宋時期,鼓子秧歌逐漸發(fā)展成熟。隨著社會的繁榮與文化的交融,更多豐富多樣的元素融入其中,表演形式愈發(fā)多樣,動作更加規(guī)范,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在明清時期,鼓子秧歌迎來了鼎盛階段。每逢佳節(jié)慶典,商河的大街小巷都會響起歡快的鼓點,人們身著絢麗的服飾,跳起熱鬧的秧歌,慶;顒映33掷m(xù)數(shù)日,成為當?shù)匾坏廓毺氐娘L景線。
商河鼓子秧歌的表演角色豐富,有傘、鼓、棒、花等。傘手分為 “丑傘” 與 “花傘”,丑傘動作夸張滑稽,引領節(jié)奏;花傘則輕盈飄逸,增添美感。鼓手們的動作剛勁有力,鼓點聲震四方;棒手的棍棒揮舞虎虎生威;花姐們手持彩綢,翩翩起舞,婀娜多姿。這些角色通過變幻莫測的隊形,如 “二龍戲珠”“八門陣” 等,演繹出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傳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商河鼓子秧歌不僅是一種民間藝術表演,更是一部生動的史書,反映了當?shù)氐纳鐣L貌、民俗風情和精神信仰,對研究古代社會文化、民俗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親身體驗魅力,感受文化力量
在了解鼓子秧歌的歷史后,實踐隊員們迫不及待地參與到秧歌的學習體驗中。隊員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穿上表演服裝,拿起道具,嘗試著模仿基本動作。然而,看似簡單的動作,實際做起來卻困難重重。從基本的步伐,到復雜的手勢,再到與音樂節(jié)奏的配合,都需要不斷地練習和磨合。隊員們一次次跌倒又爬起,雖然疲憊不堪,但眼中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商河鼓子秧歌的魅力。它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力量的傳遞,一種情感的抒發(fā)。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鼓點都蘊含著商河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堅韌與樂觀。通過這次體驗,隊員們對鼓子秧歌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這一文化瑰寶的決心。
順應時代潮流,探索創(chuàng)新發(fā)展
在當今社會,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傳統(tǒng)民俗文化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為了讓商河鼓子秧歌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當?shù)胤e極探索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道路。
借助互聯(lián)網的強大力量,商河鼓子秧歌走進了網絡直播間和短視頻平臺。精彩的表演視頻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和點贊,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歡上了這一民間藝術。一些創(chuàng)作者還將現(xiàn)代音樂、舞蹈元素融入鼓子秧歌中,創(chuàng)作出既保留傳統(tǒng)韻味又富有現(xiàn)代感的作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同時,商河鼓子秧歌走進校園、社區(qū),成為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開設相關課程,邀請專業(yè)人員進行授課,培養(yǎng)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社區(qū)組織秧歌隊伍,豐富居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增強了社區(qū)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此外,當?shù)剡舉辦各類鼓子秧歌文化節(jié)和比賽,為其發(fā)展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推動了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帶動了當?shù)亟洕陌l(fā)展。
此次對商河鼓子秧歌的探尋實踐,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商河鼓子秧歌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情感與記憶。在時代的浪潮中,相信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它必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作者:溫朋輝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
- 持青春實踐妙筆,繪鹽城非遺錦卷
- 為深入挖掘鹽城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促進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社會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查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
- 探秘非遺文化,共繪傳承新篇
- 為深入挖掘日照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促進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社會的融合共生,2025年1月17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查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
- 東阿阿膠換新顏,鄉(xiāng)村振興展宏圖
-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誕生了燦爛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非遺文化是其中一顆閃亮的明星。東阿阿膠名滿天下,只要說起阿膠,人們便會想到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
- 尋阿膠之根,溯文化之魂
-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積淀的精華,在全球化進程加速和現(xiàn)代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
- 看商河鼓子秧歌,傳千年不息精神
- “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漁婆、裝態(tài)貨郎、雜沓燈術,以博觀者之笑”,鼓子秧歌對于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
- 探尋商河鼓子秧歌,領略民俗文化魅力
- 非物質文化遺產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寶庫中,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先輩的智慧。商河鼓子秧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
- 探三孔語言景觀,尋文化傳承新章
- 語言景觀是文化的載體,蘊藏著一個地區(qū)獨特的文化智慧,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為深入挖掘和傳承孔子儒家文化,探索曲阜三孔景區(qū)語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
- 能源綠色轉型,點亮鄉(xiāng)村前景
- 農村地區(qū)能源綠色轉型發(fā)展,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xiāng)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為探索鄉(xiāng)村能源消費模式,1月17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
- 大學社會實踐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