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歷史長廊,一街文化風情。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1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二班學生鄭龍源積極響應淮北師范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賡續(xù)百年黨史血脈,傳承時代模范精神”的號召,于2023年7月12日前往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晉熙老街。
太湖晉熙老街位于安徽省太湖縣老縣城,全長600余米。老街始建于南北朝元嘉末(424~452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街道兩側建筑幾經變遷,保持的為青磚小瓦,木制椽枋,馬頭墻,石板路面的清代徽派建筑,經詢問街頭老者得知,那時候建縣城,是在一條小河上鋪上石板,兩邊蓋起徽派青磚木樓,形成街巷因此稱為河街。它曾是太湖縣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沿街店鋪的傳統(tǒng)手工作坊是太湖縣歷史上手工業(yè),制造業(yè)和民間工藝業(yè)的縮影。
圖為太湖晉熙老街的一段。鄭龍源攝
2023年7月12日,團隊成員于太湖縣當?shù)鼐用竦膸椭碌诌_了太湖晉熙老街。首先到達了真乘寺,其于唐代天寶年間被栲栳禪師所建,明洪武元年重修,成化四年(1468年)明憲宗賜御匾:“尚義禪門”,唐宋以來一直是淮西禪門和太湖縣佛事活動主要場所,“尚義禪門”精神也一直傳承到今天。往前走一會便來到了于上世紀50年代末建立的狀元街,根據(jù)當?shù)鼐用窠榻B歷史上此處一共出現(xiàn)了三個狀元黃信一、趙文楷以及李振鈞,故在此建立狀元街。接著就到了1939年8月全省統(tǒng)一建立為抗戰(zhàn)服務的太湖縣晉熙鎮(zhèn)衛(wèi)生院,衛(wèi)生院墻上還有兩塊有關紅二十五軍奔襲太湖城的牌匾。繼續(xù)往前走便是晉熙鎮(zhèn)的一個歷史建筑“牛鎮(zhèn)倉庫”于解放后政府沒收,作為牛鎮(zhèn)供銷社倉庫使用。然后便到了這條老街完全由石板建造而成的部分,這部分有著老街最大的特色,便是那些即將失去的技藝匠人乃在這守著祖輩老傳統(tǒng)技藝。街巷中,篾匠、木匠、白鐵匠、彈匠、秤匠、剃頭匠等等,只是這些從業(yè)留守者大都是些七旬老人。團隊成員在與一位篾匠爺爺?shù)慕徽勚械弥鋬号荚谕饷娉杉遥挥兴屠夏棠虄扇耸刂@棟數(shù)百年的老宅,守著祖?zhèn)鞯捏呈炙,他還說到“別小看了這些竹筐竹籮,它們不僅經久耐用還環(huán)保”,最后在征得爺爺?shù)耐馀南铝怂曛械囊恍┦止に嚻,只不過他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在我將要拍照時躲到了一面墻后。最后就是這條街里最與眾不同的一棟建筑“王氏宗祠”,其建于清乾隆年間,因年久失修,至房屋倒塌,斷壁殘垣。王氏族人踴躍發(fā)起修繕,自2015年發(fā)起倡儀,縣內縣外王氏族人一呼百應,紛紛慷慨捐資,出錢出力,于2020年元月,歷經五個春秋,“王氏宗祠”終于竣工慶典,以嶄新的姿容立于古河街口,并且“王氏宗祠”被太湖縣人民政府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為太湖縣晉熙鎮(zhèn)衛(wèi)生所內有關太湖紅色印記的牌匾。鄭龍源攝
太湖縣晉熙老街篾匠鋪。鄭龍源攝
老街是歲月的留影,館舍舊物,記錄實業(yè)報國的舊夢,城墻舊石,承載朝代更迭的硝煙。感悟古朝古韻,品味歲月滄桑,探究人文傳承,盡在太湖晉熙老街。因此,我們應該積極保護并傳承老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