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度發(fā)掘和保護當?shù)攸S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活化文化遺產。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xiāng)活動開展之際,山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河心承載 泱水韻揚三下鄉(xiāng)實踐團隊,前往聊城市東阿縣進行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東阿縣作為山東省八個沿黃千年古縣之一,同時黃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因此,“河心承載 泱水韻揚”調研團隊走訪參觀了山東省東阿縣的兩處重要文化遺產—魏莊節(jié)孝坊和王宗湯村倉頡墓。這次走訪不僅讓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當?shù)氐臍v史和文化,還加深了對當?shù)匚幕膫鞒斜Wo的認識和理解。
首先,實踐團成員參觀了東阿縣魏莊節(jié)孝坊。魏莊節(jié)孝坊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孝道的高度贊揚和傳承。坊內有一座莊重的牌坊,上面刻有“節(jié)孝坊”三個大字,字跡依然清晰可見。進入坊內,參觀者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的文物和展板,介紹了魏莊孝子坊和節(jié)孝坊的歷史淵源和意義。實踐團成員對于魏莊有關孝的傳統(tǒng)價值和文化內涵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并呼吁更多的人關注和傳承這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接下來實踐團成員們參觀了東阿縣的另一處文化遺產—倉頡墓。“萬古不長夜,斯文煥初啟”,倉頡被認定是中國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他的貢獻對于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墓葬的入口處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倉頡墓”三個大字,字跡依然清晰可見。進入墓葬區(qū)域,團隊成員可以看到一座座石刻墓碑,記錄著倉頡的事跡和對文字的貢獻。成員們對倉頡的文化影響和對中華文明的貢獻表示了敬佩之情,并希望呼吁更多的人了解和傳承倉頡的文化遺產。
在參觀魏莊節(jié)孝坊和倉頡墓的過程中,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了這兩處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成員認為,這些文化遺產不僅是東阿縣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些文化遺產,團隊成員們說:“魏莊節(jié)孝坊和倉頡墓是我們的驕傲,當?shù)貞撜湎Ш蛡鞒羞@些文化遺產。通過這些文化,能夠讓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歷史和傳統(tǒng),也能夠培養(yǎng)我們的家國情懷。”其他村民也說:“我們應該加強對這些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觀。同時,我們也應該通過教育和活動,將這些文化傳承給下一代。”
針對村民的呼吁,東阿縣文物保護局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加強對魏莊節(jié)孝坊和倉頡墓的保護和管理,確保其安全和完整。同時,他們也將加大對這些文化遺產的宣傳和推廣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參觀和了解。此外,他們還計劃舉辦一些文化活動,如講座和展覽,進一步挖掘和傳承這些文化遺產。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了魏莊節(jié)孝坊和倉頡墓對于當?shù)匚幕瘋鞒械闹匾。呼吁更多的人關注和傳承這些文化遺產,為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他們也感受到了當?shù)卮迕駥τ谖幕瘋鞒斜Wo的重視和呼吁。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東阿縣的文化遺產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fā)展,為后人留下更加豐富的寶貴財富。
實踐團成員走近魏莊節(jié)孝坊與倉頡墓,團隊成員認為,孝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道不僅是傳統(tǒng)美德,也是家庭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通過尊敬和孝順父母,人們可以培養(yǎng)責任感和關愛之情,促進家庭的和諧和幸福。在現(xiàn)代社會中,盡管價值觀和家庭結構變化,孝道仍然具有重要意義。人們應傳承和弘揚孝道,樹立榜樣,引導他人尊重和孝順父母,以實際行動踐行孝道,維護家庭的和諧,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同時文字的傳承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和智慧。通過文字的傳承,人們能夠了解和學習前人的思想和經驗,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文字的傳承也是一種責任和使命,人們應該珍視和傳承文字,保護和傳揚文化遺產,以便后人能夠繼承和發(fā)揚光大。文字的傳承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也是對整個社會和人類文明的貢獻,當代人應該尊重和重視文字的力量,用它來傳遞真理、美好和智慧。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在魏莊節(jié)孝坊附近與村民訪談。通訊員 劉清華 攝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隨節(jié)孝坊當?shù)毓ぷ魅藛T講解。通訊員 仲浩 攝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在倉頡墓紀念碑前合影。通訊員 路欣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