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學子支教感悟:跨越邊界,點亮希望
作者:陳雨瑤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暑期之初,我有幸參與了這次愛的三角支教活動,為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孩子們提供教育幫助。這段經歷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這次支教中,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感悟。
到達明光市的那一天,天氣很熱。人生地不熟的我站在馬路邊,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去。和支教地的老師聯(lián)系溝通之后才前往明光市第三中學。這里女生宿舍的環(huán)境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差,但也實在談不上方便,因為來的倉促,沒有準備什么東西,再加上前一天一夜未睡,身體疲憊,所以直接在光溜溜的床板上睡了個午覺,這也成為了我支教生活中一個難忘的光影。短暫休息之后我們就一同前往支教村莊—魯山村了。
從明光市第三中學到魯山村村委會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路途遙遠,而魯山村確實也是一個教育資源匱乏的地方。到了魯山村以后,這里的村支書熱情地歡迎我們,和我們介紹了這里的大致情況,團隊負責人也和這里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和對接,得知我們招收的學生年齡跨度較大時,成員們商量了很多對策,因為這和預期的情況不同,所以我們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大的調整,以覆蓋全年齡段的學生,之前排的課表也因為種種原因進行了修改,工作量增加了很多。
因為之前在家鄉(xiāng)有過給小學生授課的經歷,所以我對孩子們的課堂表現(xiàn)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在準備課件的時候,把課堂魔法口令(課堂紀律)放在課程的最開始部分,和孩子們隨時進行互動,以維持課堂紀律。這樣的方法確實有效,但是孩子們的頑皮程度大大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其他成員也因為課堂紀律問題十分頭疼,尤其是坐在前面幾排的一些小朋友,被我們納入了“重點關注對象”名單。
我教授的是傳統(tǒng)文化和音樂兩門課程,為了提起孩子們的聽課興趣,在課堂中增加了許多互動,雖然課堂上有吵有鬧,但是總體的氣氛還是不錯的。孩子們雖然頑皮,但是心地善良,他們制作小禮物、小卡片,甚至把家里的黃瓜都帶來當作禮物送給我,看到這些其實是很感動的,短短兩個周的支教生活卻給我們彼此都留下了一段珍貴的回憶。
在最后一堂課上,我有感而發(fā)和孩子們說了很多,希望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強,雖然我知道他們年齡太小,并不會因此發(fā)生什么巨大的改變,但是我希望多多少少能夠給他們一些指引。在和家長們溝通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對孩子們的學習關注程度很高,但是自己的受教育情況無法給予他們太多的幫助,這種無能為力,讓我更希望這些孩子們能夠成人成材。我意識到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農村地區(qū),許多孩子們由于家庭條件的限制,無法獲得良好的教育資源。然而,通過支教活動,我們可以給予他們關愛和教育的機會,希望他們能夠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權利。然而,現(xiàn)實中存在著城鄉(xiāng)教育差距的問題。在支教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一些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不亞于城市里的孩子。
此外,我也體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支教活動需要多方的協(xié)作和合作,包括與當?shù)亟處、村委會以及學生家長的合作。只有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們提供教育幫助。這讓我明白了團隊的力量,也讓我學會了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
最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純真和善良。他們雖然生活在貧困的環(huán)境中,但他們的笑容和樂觀讓我感動。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讓我對人性充滿了信心。我希望能夠為他們帶去更多的幫助和關愛,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通過這次支教活動,我不僅收獲了成長和感悟,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將繼續(xù)努力,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每個孩子的夢想助力。我相信,只有共同努力,才可以改變世界,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8-22 關注: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 探尋紅色基因,播種廉潔的種子
- 為了探尋紅色基因,播種廉潔的種子,促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以廉潔自處,續(xù)紅色基因”暑期實踐隊伍來到江
- 社會實踐活動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