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向右轉,敬禮”!有這么一群人,曾經,他們身披“迷彩”,沖鋒陷陣只為保家衛(wèi)國;現如今戎裝雖解,但軍魂猶在。“從瑞金到延安,尋先烈足跡,赴紅色之旅,聽長征故事,展退役大學生風采”。
志愿實踐,積極進取,奮發(fā)續(xù)寫軍旅情為追尋先輩紅色足跡,重溫革命歷史,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在建軍96周年前夕,三峽大學退役大學生自發(fā)性的組織為期一個月的“從瑞金到延安,一路追光長征”重走長征路。本次活動前,團隊成員先后搜集整理了大量關于長征方面的各類資料文件,對長征路線及其所體現的強大精神內涵有了具體了解,結合自身退役大學生的特殊身份,更加堅定了重走長征路的決心!
銘記先烈,不忘來路,重走長征紅色情本次活動橫跨“六省一區(qū)”途經十三個縣市區(qū),五十多個紅色遺址。一個月的行程,遍訪長征足跡,跨高山,越河流,走過數不清的城鎮(zhèn)。沿著紅一方面軍的長征路線,一邊尋訪一邊記錄所聞所見,每一處戰(zhàn)斗遺址,每一個歷史事件,從書本中變?yōu)橛|手可得的真實,他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先輩們信仰的力量。
二次創(chuàng)業(yè),凝心聚力,退伍軍人再出發(fā)“呼啦,呼啦”,鮮艷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幟飄揚在一位身穿軍裝的老者手中,并在老者的邀請下小隊成員楊婷婷與其共同揮舞旗幟。據老者介紹:“他本是一位退伍軍人,在部隊是一名旗手,轉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軍人身上強烈的使命感使其不由的到此繼續(xù)揮舞旗幟,講述紅色故事,傳遞長征精神,宣傳紅色圣地”。
“重走長征路”,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和當兵時的心愿,小隊成員張圣這樣說道。本次長征路的成員為零零后,特別是他們又融入了部隊的血液;讀的是革命故事書籍,看的是革命戰(zhàn)爭題材影視作品,聽的是紅色愛國主義歌曲,接受的是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從軍后,這樣的精神更是滲透到部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歷史上的長征,雖然已離我們遠去,實踐團隊的“重走長征路”也順利完成,但其留給我們的長征精神卻是永恒的,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再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