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學院踐行“兩山”理論,守護生態(tài)城市——垃圾分類調研團成員前往河南濮陽參觀垃圾中轉站
作者:楊雪婷 來源:楊雪婷
中國礦業(yè)大學化工學院踐行“兩山”理論,守護生態(tài)城市——垃圾分類調研團實踐成員楊雪婷于8月1日前往河南濮陽縣揮公大道參觀了本地的垃圾投放點。
實踐團成員團在上午采訪了濮陽縣內一垃圾中轉站的工作人員,了解到中轉站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集中壓縮各種生活垃圾,減少運輸次數,從而減少整個垃圾運輸的成本,降低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勞動強度;其次還有更多的作用,如:減少了蚊蠅的滋生,杜絕了二次污染,美化了周邊環(huán)境。在得到了垃圾中轉站工作人員的允許后,實踐成員參觀了垃圾中轉站內部工作環(huán)境。下午實踐團成員去參觀了附近的垃圾投放點,發(fā)現垃圾投放點垃圾堆放比較雜亂,氣味比較重。垃圾過量堆積會嚴重污染大氣和城市生活環(huán)境;嚴重污染水體。并且,垃圾中未能處理好的化學成分也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除此之外,實踐成員在許多垃圾中轉站附近都發(fā)現了有運輸垃圾的貨車在工作,并且有設置分類投放指引牌和公共告知牌以方便居民在倒垃圾時將垃圾正確分類。但是也發(fā)現在處理垃圾的時候有發(fā)出的聲音和氣味令居民難以忍受。
經過此次參觀,實踐成員深入了解了濮陽縣的垃圾分類現狀,并學習了許多和垃圾分類相關的知識,這對后面實踐團前往當地社區(qū)進行相關調研和普及宣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次參觀也讓實踐成員了解到了自身的不足,無論是技能還是心態(tài),都受益良多,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作者:楊雪婷 姚昊
攝影:楊雪婷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9-04 關注: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 紀念龍城英烈,繼承紅色文化
- 蘇州大學“一任風和雨,應有香如故”——龍城英烈“瞿秋白”革命精神紀念教育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經過前期的參觀學習,于9月1日舉
- 社會實踐活動 09-04
- 走近村民生活,探尋三農政策
- 為了解三農政策的巨大成就及其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變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赴鎮(zhèn)巴縣三農政策調研團來到鎮(zhèn)巴縣進行走訪調研,了解三農
- 社會實踐活動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