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陜西已經(jīng)半個多月了,再回望和孩子們相處的難忘時光,我更能體悟到一個個溫暖的片段早已變成斑駁的光,灑在我的生活中。正如我和他們的約定——在見不到的日子里不會忘記彼此,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威海的空氣中總是氤氳著潮濕,最美的景致便是蔚藍色的大海,讓人看一眼就忘卻所有不快。從威海出發(fā)的早上下著大雨,那一天我闊別大海,坐在火車上看劃過視野的平原村莊,用手機記錄著路過的“連云港站”、“贛榆站”、“鄭州東站”......對千里之外的金蠶小鎮(zhèn)充滿著向往。
小鎮(zhèn)子像是藏在山里一樣,漢江支流包繞著它,傍晚的風撩撥天邊粉色的云彩。
初見孩子們時,便被他們的可愛吸引,成年人的世界難免有些憂心事,孩子們的笑卻不會摻著半點雜念。他們笑著牽起我的手,讓我給他們的畫寫上名字,早上和我分享一顆糖果,在課間跑來抱住我......孩子們的善意不斷稀釋著我第一次被叫“老師”的緊張。我開始感覺到這種簡單卻真誠的雙向交流是多么令我幸福,看到他們就有一種遇見兒時自己的奇妙感和親切感。
在支教過程中,我負責教孩子們“寫詩”和口才課。在賞析《定風波》和《登快閣》兩首詩時,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什么是“箬笠”、什么是“蓑衣”,天馬行空地想著“澄江一道月分明”描寫的是家鄉(xiāng)的江水。翻看孩子們一筆一劃創(chuàng)作的詩歌時,我發(fā)現(xiàn)最安靜的小女孩有很宏遠的志向,看起來調(diào)皮好動、不拘小節(jié)的男孩子也有極為細膩的情感。天上的星星、家里的蘭花、牧場里的小豬都變成他們筆下的意象,他們也能寫出“樹葉的倒影把溪水染綠了”這種美好的景語。在口才課上,我們一起探討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這個問題,他們中有的人認為有親人的陪伴是幸福,有人認為考試得高分是幸福,也有人坦言“只要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的,就很幸福”。孩子們是會站在更為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問題的,他們的想法也總是最純粹的,和他們在一起會讓我感覺自己的心也變得輕盈起來。

在來到陜西前,我在支教寄語中寫道:“想讓這段時光充盈、有回響、永不忘”,如今看來三個詞語都在慢慢實現(xiàn)。半個多月的時間,我收獲了來自孩子們的感動,和團隊里的大家一起度過了許多個難忘的夜晚,也做了許多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的事情——為孩子們拍情景劇、聽到他們的夢想并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在離開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里回望這些無與倫比的瞬間,寫下想對孩子們說的話,內(nèi)心感到充實,同時對離別無所適從。淚水劃過臉頰的時刻,我發(fā)覺我是真正熱愛這里。最讓我忘不了的是拉著行李箱真正向孩子們告別的那一瞬,短短五十米的路我哭著回了三次頭,他們也淚流滿面地沖我拼命揮手,最后一次看向他們的畫面會永遠定格在我的心里。

在回程的火車上又穿過了許多隧道,像我們進入陜西境時一樣。一路上時不時響起陜西安康打來的電話,孩子們問我們什么時候再回去,我說約定好啦明年一定會再見,不會耍賴的那種。
行文至此,那些日夜又真真切切浮現(xiàn)在我眼前。希望這段日子的相伴,能夠成為我與孩子們面對未來浩浩人生路途的永恒底氣,愿他們幸福生長在陜南的山山水水中,勇敢奔赴未來,也能永遠記得今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