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行知教育思想傳向國際
發(fā)布時間:2024-12-09 閱讀: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精神的指引下,南京曉莊學院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杰出校友。這些優(yōu)秀校友猶如曉莊的"陶之花"開遍祖國大地。在第35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走近行知教育路上的旗幟人物——南京曉莊學院1978級校友楊瑞清。
種植者丁躍生曾是一名普通農(nóng)民,被楊瑞清慧眼發(fā)現(xiàn)后引入學校。如今,丁躍生已成為世界聞名的蓮花大王,他培育的1000多種蓮花中,一株鮮紅呈心狀的蓮花象征著陶行知先生所言的"捧著一顆心來!"楊瑞清將它取名為"行知蓮"。
走訪楊瑞清時,他剛結束"2019海外華裔菁英青少年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開營儀式。來自8國的152名華裔青少年在楊瑞清所在的行知教育集團校園體驗了茶藝、印章、剪紙和書法等活動。開營儀式之后,楊瑞清又應邀到馬來西亞做主題為《做更好的人,從行知合一開始》的巡回演講。
誰能想到,遠近聞名的行知教育集團,是從一所艱苦落后的村辦小學發(fā)展起來的。楊瑞清從一個村辦小學班主任到帶領集行知幼兒園、行知小學、行知中學和行知基地于一體的集團總校長。他在這里整整付出了38年的努力,從一名籍籍無名的鄉(xiāng)村教師成長為享譽國際的行知教育專家。
如今聽起來耳熟能詳?shù)男兄逃,對楊瑞清而言卻是經(jīng)過30年實踐和思考后"流淌"出來的結果。行知教育到底是什么?楊瑞清回答道:教育面對的是"生命",他在"生長",需要"生態(tài)",長得好不好,看"生機"。行知教育就是關懷生命、關注生長、關心生態(tài)和關切生機的教育。"教育如同養(yǎng)花,關注生長要順其自然,不能拔苗助長。每個生命有獨特需要,要創(chuàng)造適宜的教育文化生態(tài),讓學生的生命富有生機,充滿活力。"
行知教育怎么做?楊瑞清將過去30多年的實踐舉措濃縮為"三個學會":面對艱苦的辦學條件,突圍之道是學會聯(lián)合:從村校聯(lián)合、城鄉(xiāng)聯(lián)合到國際聯(lián)合。好不容易培養(yǎng)出了骨干教師留不住怎么辦?解決之道是學會成長。對待學生,行知教育的關鍵是學會賞識。"面對生命的花朵,既要欣賞盛開的‘鮮花’,又要善待遲開的‘花苞’。"
為了分享行知教育理念,讓更多人受益,近10年來,楊瑞清積極組織行知教育三國論壇和兩岸論壇,還發(fā)起了"行知教育實驗"公益項目,目前已吸引了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國家近百名校長和老師積極參與。"行知教育實驗可以做一輩子!"楊瑞清說。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校園人物推薦
- 將行知教育思想傳向國際
-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
- 校園人物 12-09
- 美的傳播者,為更多孩子播下美的種子
- 2021年最后一天,南京市建鄴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傅幼康辦公室書柜里排滿了《建鄴教育》雜志和2014年以來的每年《建鄴教育年鑒》。
- 校園人物 12-09
- 以伙伴學習方式研究伙伴學習的踐行者
- 楊春基,人如其名,他總是給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追溯他的職業(yè)生涯,他往往是學校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那個角色。
- 校園人物 12-09
- 我是一個幸運兒
- 天下女神千千萬,樂山分校最好看。還有數(shù)位沒對象,歡迎大家來點贊。
- 校園人物 12-09
- 用愛將行知思想撒播在西部大地
- 哪里最艱苦,她就到那兒支教去。把教育當作事業(yè)的她,希望致力于培養(yǎng)更多的鄉(xiāng)村教師。
- 校園人物 12-07
- 心懷仁愛,點開教育的奇跡之花
- 她是家長們喜歡的"媽媽式好老師";她是同事們眼中頗有魅力的"知心姐姐";她更是孩子眼里荷花般美麗的恩師……
- 校園人物 12-07
- 愛給予孩子綻放的力量
- 江蘇省小學數(shù)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教育碩士、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編委、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江蘇省優(yōu)秀青年教師、南京市中青年拔
- 校園人物 12-06